和刻苦学习相比,选择一本好书更重要
配图是我的书柜,从大二开始,每当要学习新知识的时候,我就要花一天的时间专门去调研翻看多本相关的书,争取挑选出一本适合自己的精华。
我一直崇尚一句话:
“Always learn from the best!”
意思是:要学就学最好的。
昨天,为了找到一本好书,我又花了一下午加一晚上。
最终,我如愿找到了那本适合我的书。
半天,时间很长,可是很值得。
还记得,刚上大学那会儿,除了学校发的书,我基本不看其他专业相关的书籍。
直到后来学习C语言,我才发现我看的教材真的很烂,说烂可能有点严重,不过至少这本书是不适合我的。
市面上的书真的太多了,就C语言相关的书籍豆瓣上就有2800多本。
在我看来,如果在刚开始学习一门知识的时候就看了一本“烂”书,那么我们距离放弃就不远了。
看这本书就像是在背四六级单词,背了很多次,每次背到D开头的单词就放弃了。
所以我弃疗了。
在一次逛图书馆的途中,我看到了一本之前听前辈提起的书:
《C Primer Plus》
这是一本学习C语言的精粹,豆瓣评分9.1,我一开始只是随便翻翻,看目录觉得还不错,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读了读,这本书的排版和知识体系的构成,深深的吸引了我,第一次读我就看了80页,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计算机相关的书。
它讲的比课本更加生动,浅显易懂,也解答了我之前的不少疑问。
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:
书不一定只能读课本。
大学四年,我认为中国高校最大的两个弊端就是:
1.学校发的教科书永远是本学校老师自己编写的。
2.你不听老师的课,你就考不过。
我不知道其他学校情况如何,我也不是说我们学校老师编辑的书不好。
当然,本校老师编辑的教科书中不乏经典之作。
可是也有太多的书是为了凑指标而完成的,一本书好几个老师写,一人写几章,要么前后知识重复,要么就是衔接不上。
而最令我不能理解的是:
“考试题就在课本中”
我认为学习知识不应该这样。
不应该我不看你写的书,不听你讲的课我就考不过期末考试。
我来读大学是为了真正的学习知识,而不是为了考过几门试去背面向对象的含义,去背各种算法的复杂度。
前十几年已经受够了应试教育,我不想在大学还这样为了考试而学习,我想我应该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。
所以,我放下了教材,花了大约好几天的时间去调研。
2014年那会儿,知乎上还没有段子,还有不少大神推荐优秀的学习资料。
我也开始在豆瓣上开始看书评。
从那时候起:
我明白了:
“Always learn from the best!”
“读书只读经典”
虽说选择资料的时候,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,但是相信我:
花一天的时间去选择一本好书,可以节约你10天的时间。
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我开始支配自己的时间,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。
很多时候我都不去教室听课,反而习惯自己看书,跟着网上的免费视频学习。
我听完了MIT的编译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。
看完了北京大学的操作系统和清华大学的数据结构。
我会认真的去选一门课和一本书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
我才有机会看到陈希孺先生编写的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
一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,知名数学家编写的书,它的豆瓣评分是9.4分。
这本书的分量可想而知。
我看了Andrew S 的计算机网络。
正是这本700多页的书让我对这么一门枯燥的课程提起了兴趣。
当然,好书还有很多,我就不一一举例了。
还是我在文章《为什么说会使用搜索引擎对学习编程很重要》中提到的那句话:“我们缺少的不是资源,而是找到资源的门”。
花一点时间去找一本好书,一门好课,很值得。
噢,对,我在文章开头说要找的书是一本前端相关的书,这本书的名字是:
《HTML & CSS 设计与构建网站》
豆瓣评分8.9分,我目前看了140页了,依旧觉得很精彩。
我看它是因为我想要自己搭建一个web平台,之后用来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,当然还有一些小教程。
不过我本身是做Linux C++开发的,平时写C++和PHP较多,对前端知之甚少。
而现在既然有了这个需求,那就找一本网页设计相关的书系统地学一学,在优秀开源框架的基础上,我已经实现了基本功能,不过还差一些细节和功能需要用到前端知识去完善,可以先给大家看看。
网站的副标题就是那句我崇尚的话:
“Always learn from the best!”
所以,你是否有想过,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书,听了那么多课,还是没有学会编程?
你可以尝试着从选择一本好书开始。
写在最后:
这篇文章本来是昨天推送的,不过由于晚上写文没注意写错了几个字,所以就删了,之后还有不少朋友来问我为什么删了,感谢你们的支持。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给我一个赞,可以不可以